“民警对我们很热心,我一个人住,他们经常来家里走动,看我身体好不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贵州省安龙县笃山镇的韦爷爷一边说话,一边紧握着前来走访的民警的手。
【资料图】
“走访宣传既能提升警民双向熟悉度,又能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期望什么,才能把工作干到群众的心坎儿上!”安龙县公安局笃山中心派出所所长王鹏说,通过推进强化村寨警务,实现“两喊一不叫”。
所谓“两喊一不叫”,是指民警喊得答应群众,群众喊得答应民警,民警到群众家里走访办事时,群众家的狗不会乱叫乱咬。
点滴小事温暖人心
“小舒啊,你又在巡逻了。”看到派出所民警舒安森,拉坡村的王大娘热络地打起了招呼。坐在一旁的村民老于也笑着说:“小舒,有空的话来家里坐坐,给我家老太太讲讲买药防骗知识,她最近又开始买些乱七八糟的药了,她就信你的话……”
环境优美,邻里友好,三五村民在阴凉处闲话家常,孩子们在一旁嬉闹玩耍,走进拉坡村,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扑面而来。
2022年11月,刚调至派出所工作的舒安森,成为5个村的包村民警。为尽快实现“两喊一不叫”,他从“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基本功练起,三天两头扎进村寨中,昨天在梨树村,今天在大坡村,明天走云上村,与群众拉家常、谈心事,了解民情民意。渐渐地,与大家熟络了,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铭记于心,村民们也真心把他当作了村里人。
“舒大哥为人一正直,办事更是可靠。”梨树村村干部王凡说,“这半年来,我们可没少麻烦他,孩子上学、户口迁移、老人走失……不管事情大小,只要找到小舒,他准会第一个跑前跑后地帮忙。”
真办事,办实事,方能赢得民心。从最初的不熟悉,到成为村民们心中的“邻家小弟”,舒安森感触颇深:“刚包村时,不熟悉,还会喊错名字,惹得群众不高兴,现在家家户户都熟悉了,遇到困难,都愿意来找我帮忙。”
用心用情化解纠纷
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小打小闹……在笃山中心派出所,哪里有调解需求,警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解决纠纷、化解疙瘩这样的事情,没有捷径,一不小心还很容易引发矛盾升级。若想真正做到‘事、心双解’,民警一定要用心用心再用心。”笃山中心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刚说道。
近年来,笃山中心派出所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当成倾听社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的“大课题”,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多元调处体系,实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源头化解目标,及时有效地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将服务向25个村前移,治理重心下沉,充分利用村组资源,倾力打造“联调小组”发挥大作用。采用“三级联调”机制,由派出所牵头,联合镇政府、司法所三位一体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按照各村矛盾纠纷的种类分为镇级调解队伍、司法调解队伍、人民调解队伍,对症下药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刘某因与家人产生纠纷一时想不开欲喝农药自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刘哥,你别激动!有什么事儿咱们坐下来慢慢聊,肯定能帮你找到解决办法!”
民警安抚着刘某的情绪,设身处地与刘某谈感情、说道理、举实例、讲法律,最终刘某放弃轻生的想法。随后联合村干部组织刘某与其家人调解纠纷。经过工作,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刘某也表示自己的偏激行为是不对。
今年初以来,笃山中心派出所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1起,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实现了村居和谐。
心细如发守护平安
笃山中心派出所以“公安+村干+N”模式,搭建以“民警+包村干部+辅警+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的社会治安防控联动平台,将全镇分为25个乡村网格,实现治理网格全覆盖。
在网格治理上,笃山中心派出所积极促进乡村网格工作与公安基层工作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有力撬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落地落实,切实筑牢“网底”和激活“网眼”。
“每个村对应网格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确保辖区平安。”王鹏介绍。
“以前村里偷盗案件时有发生,但是自从有了巡逻队,村里的治安环境明显好转了。”谈起竹林村的治安巡逻队,村民张大爷赞不绝口。
据了解,村级义务巡逻队由一些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村民担任专职治安巡逻员,村域巡逻检查常态化。
除了线下看得见的巡逻队,笃山中心派出所还组建了线上巡逻队——“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33个微警务群服务着7900余人。
“每个村组建1个以上警务群,由包村民警担任群主,群成员包括乡镇干部、村干部、警务助理、联户长、村民群众,”王鹏说,微警务群除了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交通安全等平安法治宣传,还在群里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与群众进行户籍业务、车驾业务等咨询解答。
2月15日22时,宜拉村的村民韦某,在村里发现一头走失的耕牛,遂通过“龙山所宜拉村共治微警务群”发布寻找失主。一个小时后,微信群里传来好消息,邻寨的李某前来认领耕牛。“我还以为找不回来了……”看到失而复得的耕牛,李某高兴不已。
这些微警务群,最大限度让每户1人进群,让群众有事直接在群里咨询,民警一次性告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今年1月至今,笃山中心派出所通过“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累计开展平安法治宣传3000余次、接受群众户籍业务咨询90余次、交管业务60余次,其他求助和咨询150余次。(邹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