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隐三现锈迹斑斑
震慑洪水守城千年
一头牛“治愈”了一座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个看点带你了解
唐铁卧牛的传奇故事
三隐三现的奇特经历
这头铁牛从唐朝走来
见证着临汾更迭变迁的岁月过往
人们亲切地称它“卧牛”
或许是与这座城有着不解之缘
它经历三次出土才收获“自由”
第一次
临汾自古是一座易守难攻的英武城池
公元908年,梁、晋两军交兵
梁军守城刺史徐怀玉组织修补被毁城墙时挖到铁牛
认为是退敌之祥兆
便将其原封不动地妥善埋藏
第二次
到了明洪武六年(1373年)
平阳指挥使胡渊修筑临汾城时
铁牛二次面世
胡渊不仅将其视作神物
还操办了隆重的埋藏仪式
第三次
直到1977年
一位叫郭德金的人
在城墙边挖土时发现后将其上交
这尊“无价之宝”才得以珍藏在
临汾市博物馆
专职的“镇水神物”
高脊梁、大圆眼、脖颈肥厚紧缩
眼前这般老实长相
很难让人联想到竟是“镇水降怪”之牛
再看蜷伏的四肢
像时刻准备一跃而起
两只如同匕首的细长大角
仿佛下一秒就插进洪水猛兽的胸膛
在战备时期
铁牛是保卫城池牢不可破的天赐之物
而事实上
它还有一个隐形大招:抑制水患
以牛治水的传说始自大禹
大禹率众“平洪水,定九州”时
遇夔[kuí]门高山阻挡,八年不成
于是天上的土星化身黄牛
破夔门、犁峡道,将洪水成功导出
以后每每消除一处水患
大禹就铸铁牛沉入水中
按照“五行相克法”
牛为土性,土能克水
可见,镇水神位是非牛不可了
明清后,铁牛被国家册封为
专职的“镇水神物”
临汾为啥叫“卧牛城”
古老的汾河水患严重
唐代开始重新修建临汾时
在临汾城四个城墙角
分别埋有铁铸的卧牛
用来永镇水怪
再加上临汾古城
犹如一头卧牛雄踞于汾河东岸
因此被称为“卧牛城”
牛也成了临汾的文化象征
记忆着这座城池的史脉与传衍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江大河以及湖塘岸边
随处可见铸牛历史遗存
明代曾任山西巡抚的于谦
在《镇河铁犀铭》说道
千百年来
这头饱经沧桑的卧牛
庇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现如今
临汾城中众多卧牛造型都是它的化身
那份精神尊崇和情感寄托
已深深镌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临汾市博物馆 总台山西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张景